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
小暑 | 初伏到,易伤津耗气
来源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作者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发布时间: 2021-07-03 | 78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2021年7月7日5点5分

小暑六月节
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
户牍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

鹰鸇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

  一候,温风至,小暑后,风都是热腾腾的,没有一丝凉风夹杂其中。二候,蟋蟀居宇,小暑后五日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三候,鹰始鸷,再五日,天涯又见鹰始挚。鹰先感肃杀之气将至,开始练习搏击长空。老鹰带领幼鹰,从巢穴中飞出学习猎食。


  鹰为祭鸟,小暑三候,鹰杀鸟而不即食,食之先祭祀。与人之祭食相似。小暑节后开始入伏,先秦时有入伏祭祀的习俗,一般情况下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初伏,第四个庚日入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,总称三伏。伏日,古人说,伏是“隐伏避盛暑”的意思,伏日所祭,“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”,炎帝传说是太阳神,祝融是炎帝玄孙火神。传说炎帝让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,使五谷孕育生长,人们为了感谢他的功德,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。三伏补阳、养阳便是在中医方面的应用。暑字,日、土、日三个字的组合会意,即土地上下都有日光的炎热照耀,即炎热的意思,天地之间一如蒸笼。


  暑邪,六淫致病之一,《黄帝内经》“先夏至日者为病温,后夏至日也为病暑。”。暑为阳邪,其性炎热 

因为暑邪的这一特点,夏季贪凉饮冷的人,反而容易中暑。


  夏季出汗是散热的一种身体本能反应,如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、或者饮冷水,导致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来,滞留在体内,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心慌等中暑的表现,藿香正气是暑天必备之品。


  夏季人容易疲乏无力,心神失养,不仅心浮气躁,还影响睡眠。故夏三月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若所爱在外。


  简单说就是要高兴开心。


  今年的湿邪尤其严重,辛丑年,岁水不及,湿乃大行,暑雨数至。


  北京的气候夏至后雷雨天气频繁,这样的气候下,人容易心烦、腹满、身重、腹泻、腰部及股骨头酸疼或疼痛,膝关节活动不利,脚下酸软无力或脚跟疼,也会出现因寒湿化热引起的皮肤疮疡等……


  湿寒、虚寒或寒瘀体质的朋友要尽早调养,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我们要借助夏季的阳热之气助力身体恢复,以抵抗外界环境对自己身体的伤害。


  ★小暑养生古方——三豆饮★


  三豆饮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《朱氏集验方》。三豆指绿豆、黑豆和赤小豆(或红豆、黄豆)。黑豆滋肾阴、壮肾气;绿豆解烦热、清肝火;红豆利水解暑湿,补心血。

  三豆煮起来加点冰糖,既是味道超好的糖水,也是很好的盛夏解暑汤。1、 如果体内湿气重,舌苔厚腻,把红豆改成赤小豆;2、 如果火气盛,容易口渴,则改用黄豆,养中生津,又降胆火;3、 爱出虚汗加麦仁,麦仁养心敛汗,适合夏季出汗过多的人;4、 心火旺加带芯莲子,天气暑热,带芯莲子有助养心安神,治疗口舌生疮;5、 脾胃虚寒加大枣、生姜,调和阴阳。原料:黑豆、绿豆、赤小豆各30克,带芯莲子10克、麦仁10克、大枣5-10个(2-4人份)。做法:根据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,加适量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煲约40分钟~1小时即可。三豆饮能祛痘、除痱子。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,儿童也可以放心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