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又名启蛰,春季第三个节气,斗指甲,太阳到达黄经345°,惊蛰时节,春气萌动,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。惊蛰,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,卯,仲春之月,卦在震位,春雷惊百虫,万物出乎震,乃生发之象。卯,冒也,万物冒地而出,代表着生机,卯月也是万物能量迸发的月份,一年春耕自此开始。
惊蛰三候。一候桃始华,桃花始开,黄鹂在翠柳间鸣叫。二候仓庚鸣。三候鹰化为鸠,老鹰蛰伏起来繁衍后代,布谷鸟开始鸣叫求偶。
干支历卯月。惊蛰后进入卯月,干支历为乙卯月包含惊蛰和春分。卯为阴木,五脏应肝,肝开窍于目,在体为筋,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“肝之合筋也,其荣爪也。”肝藏血,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。肝主疏泄,疏通调达舒畅全身气机的作用。卯五行为木,具有茂盛,舒畅的特性,身体上多对应肝胆,毛发,手指,神经系统,卵巢等,这段时间要注意肝胆类,神经系统类,卵巢类疾病。乙为阴木,五脏应肝,对应身体部位为肝,项,四肢,毛发,指甲,神经系统等。
惊蛰节气常见病症:1、 眼睛充血,即结膜炎,肝火上炎所致,多与熬夜,疲劳,压力大有关,有头痛或偏头痛病史的人春季易发结膜炎。2、 大量掉发,发为血之余,肝藏血,突然大量掉发提示血虚或气血不足。3、 四肢关节疼痛,即痹症,肝在体为筋,其华在爪,四肢关节的灵活度与肝血是否充盈及血寒,血热有关。4、 肝气犯胃,以胃脘胀满疼痛,呃逆嗳气,呕吐为主,多与情绪有关。5、 肝气乘脾,以胸胁胀痛,嗳气食少,食欲不振,便溏为主,对于情绪有关。
养肝血与健脾胃,如何养肝血?滋水涵木养肝血,即温肾水养肝木,从而养肝血,故目得血而能视,耳得血而能听,手得血而能握,足得血而能行。健脾胃以生气血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培补肝肾之精血。春季如何养脾胃?《金匮要略》“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脾胃强健,制约春季旺盛的肝木,减少脾胃病。俗话说:病从口入,少食多餐以减轻脾的负担;忌吃寒凉,辛辣刺激,油腻食物减少对胃的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