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
夏至 | 一阴生,养阳正当时
来源: | 作者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发布时间: 2024-06-21 | 35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夏至,斗指午,太阳黄经达90°,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,即夏至一阴生。

夏至和冬至,形成子午线,在人体中就是会阴穴连接百会穴的直线,百会是诸阳之会,会阴是诸阴之总。冬至一阳生,夏至一阴生,阴阳往复,年复一年,所以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而夏至后是养长阳气最好的时节。


  夏至三候。一候,鹿角解,鹿角是随阳之物,感应到阴气因此开始脱落。二候,蝉始鸣,蝉开始鸣叫了。三候,半夏生,喜阴的草它在仲夏时分生长,而得半夏之名。


  夏至后·清心火·生津液。夏季五行为火,五脏属心,五味宜苦。苦味之物能清泻心火,酸味之物能敛汗生津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讲“心苦缓,急食酸以收之”。夏季高温炎热,出汗多,汗多伤气,易引起气阴双亏,酸梅汤可以清热生津解暑,除了酸梅汤外,夏季常用的益气生津的中成药“生脉饮”也是不错的消夏之品。夏至后·防寒凉伤胃·呕吐腹泻。甲辰年伊始,咱们就不断地强调,今年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生冷寒凉饮食,尤其自小满节气进入三之气,主气少阳相火,客气太阳寒水,天地之间冷热交替,很容易导致身体内有郁热,外感寒凉,形成寒热错杂的症状,如:胃脘隐痛,食欲不振,反酸烧心,腹痛腹泻,低热等。最近腹泻的小朋友,大多数表现胃肠寒热错杂,既有寒也有热,这样的情况先要清内热,再驱寒。可以肚脐贴藿香正气水棉球,改善胃肠功能。水果要少吃或者不吃,轻微腹泻者,可以煮或蒸苹果水,暖脾健胃。胃肠有热配合推六腑,清三关,清大肠,捏脊等小儿推拿手法,脐周凉,可以艾灸肚脐10~15分钟。


  夏至三庚数头伏·冬病夏治。从夏至起,经过三个“庚日”,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,今年头伏是7月15日(庚辰日)。三伏养生,冬病夏治。自新冠后,可能不少人都感觉到体质下降的很明显,比如过敏比之前严重了,睡眠出现障碍,身体时不时就感觉到累,反复感冒等。我们要趁着三伏40天,给身体来个大扫除,借助天时加强身体抵抗力,免疫力。俗话说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,来年打老虎。推荐☆酸枣仁膏☆适用于反复阳后,身体虚,睡眠差的朋友,还可以养血安神,补气,增强免疫力。三伏天可以通过三伏贴,三伏晒背,三伏灸,食疗,药疗等方式帮助身体恢复。在夏至到初伏这段时间,可以通过推拿经络,八段锦,站桩,打坐等方式,先疏通身体经络让其通畅,进入三伏天后,就可以很好的借助补阳的力量祛除身体沉寒积冷。


  夏至食养。荷花是夏季的花,荷花身上全是宝,荷叶,莲蓬,莲子,莲藕。荷叶:升清气,止泄泻,化湿和胃。莲子:补脾止泻,益肾固精,养心安神。莲藕:清肺胃热,除烦开胃,消食醒酒。荷叶莲子猪骨汤。鲜荷叶一张或干荷叶20克,莲子15克,猪骨100克,若血亏加红枣5个,生姜适量(因个人口感)。功效:补肾填精,化湿和胃,消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