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
小雪 | 天气寒冷,注意保暖
来源: | 作者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发布时间: 2024-11-22 | 37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小雪是冬季第二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240°。《孝经纬》“立冬后十五日,斗指亥,为小雪。天地积阴,温则为雨,寒则为雪。时言小者,寒未深而雪未大也。”


  小雪三候。一候虹藏不见,物理现象中阴阳相交才有虹,小雪时节阴盛阳藏,所以不见彩虹了。二候天气上升,地气下降,致阴阳不相交,天地不通,闭藏生机。三候闭塞而成冬,天气日益寒冷,万物闭藏。


  五运六气,终之气。终之气时间2024年11月22日~2025年1月20日,包括小雪,大雪,冬至,小寒,大寒。主气太阳寒水,客气太阴湿土的终之气,身体容易出现以下情况:01 脾肾寒湿,中医认为寒伤肾,湿伤脾,脾肾寒湿的症状表现为怕冷,如:腹部、腰背、膝关节及小腿、手脚怕冷。多伴有身体酸困,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泄或黏腻等。02 上热下寒,从三焦论治来看,脾主中焦,肾主下焦,下焦越寒,中焦越湿。湿邪阻滞中焦,脾胃运化无力,阻碍上下通路,导致心肾不交,水火不济,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,如:心悸失眠,咽干咽痛,口舌生疮,手热脚凉,小便清长,大便稀溏。03 肝郁气滞,肝木需要肾水滋养,寒水养肝木导致肝木不能正常生发,气机阻滞,肝失疏泄,出现:情志抑郁或易怒,喜欢叹气,咽部有异物感,胸胁或少腹胀满。


  如何调理,根据终之气出现的不同类型,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:脾肾寒湿型,温化寒湿。忌寒凉饮食,日常可以通过艾灸温化寒湿,其次坚持每晚泡脚,可以用三效合一精华油泡脚。上热下寒型,清上温下,先刮痧背部,散上焦伏热。再艾灸关元穴温下焦元阳。肝郁气滞型,疏肝解郁,肝之气沉于腋,拍打两腋下,有疏肝理气作用,缓解抑郁,焦虑情绪。平时要保持愉悦的心情,多与正气足,正能量的人接触。


  如何养身防病。从小雪节气开始进入到甲辰年最后一个气运,如何平稳度过甲辰年迎接乙巳年,这段时间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1.注意保暖,尤其是下半身。为什么老话讲寒从脚入,因为下肢距离心脏最远,高冷的冬季身体火力不够的时候,不能把气血运送到身体末端,所以天气一冷,双脚变凉,提示身体阳气不足,尤其是心阳不足。所以下半身一定要穿暖。2.进补有节,防止食积内热。大家有没有发现,北方的冬季反而更容易上火,吃几顿火锅就开始上火了。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冬天有暖气,出门有汽车,几乎冻不着,身体不需要那么多能量帮助御寒。所以冬季进补过头了,各种火就来了,而这类邪火也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。3.室温适宜,勿冬夏两重天。穿着春秋家居服在室内干家务,及活动,不出汗或微微出汗,这样的室温比较适合,一般在22度左右。其原则是冬季以养藏为主,无泄皮肤即不能多出汗。


  小雪节气食养。重点推荐 ☆栗子☆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甘平。补肾,益气,厚肠,止泻,耐饥,最利腰脚,解羊肉毒。注:若顿食至饱,反壅气伤脾。栗子虽好不能多食,不能当饭吃,否则会损伤脾气。补肾养藏汤,准备食材:鲜栗子6个,核桃2个,芡实15克,枸杞10克,陈皮一块。做法:一起熬煮,每周2次,补肾健脾祛湿。老少皆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