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
霜降 | 补冬不如补霜降
来源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作者:叁伍伍叁健康科学研究院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21 | 71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万物毕成,毕入于戌,阳下入地,阴气始凝,天气渐寒始于霜降。而“霜”是天冷,昼夜温差大的表现。东汉王充《论衡》“云雾,雨之征也,夏则为露,冬则为霜,温则为雨,寒则为雪,雨露冻凝者,皆由地发,非从天降。”雨露冻凝成霜是地中阴气上升的表现。


  霜降三候。一候豺乃祭兽,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。秋尽草木降,天地之间进入一片寂静的美,金秋北京是最美的季节。二候草木黄落。三候蛰虫咸伏,百虫开始蛰伏冬眠,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惊蛰。霜降三候过后,阳气收敛而下降至肾水中,肾水充足封藏阳气,保持肾水温度,涵养肝木,待来年春天有生发万物的能量。所以霜降节气阳气的收敛正常,关系到冬季阳气封藏。


  霜降药食,霜降节气大自然给予我们调养身体的物质跟“霜”都有关系,如霜桑叶,柿霜。霜桑叶,《神农本草经》主除寒热,出汗。《中药学》讲有疏风清热,清肝明目的作用。之所以叫霜桑叶,下霜后从桑树上摘的桑叶药效才好,得收敛之气多,如果秋季后还汗出不止的患者,霜桑叶泡水喝。柿霜,柿子的津液,甘凉清肺,具有生津利咽,润肺止咳,治疗口疮、咽喉痛、咽干咳嗽等效果佳。如果买不到柿霜,可以买带霜的柿饼,柿饼甘平,健脾补胃,润肺涩肠,止血充饥,治疗痔疮便血、食积、反胃等,老幼皆宜。


  霜降后正常的身体状态是脚暖头凉,这代表春夏的阳气养足,秋分后逐步收敛到了身体的下焦,所以才会腿脚暖。如果春夏阳气没有养足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上热下寒,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,经常上火总是口舌生疮或口腔溃疡,咽喉干燥,面部粉刺或痤疮,失眠多梦,头胀痛等,同时又表现出体寒的症状如腰腹不温,腿凉脚凉,大便稀溏,小便清长等。上热下寒的原因:


  1、阳不归位,人正常的状态是脚暖头凉,阴在上,阳在下,阳不归位就是阳跑到上面去了。引火归元就是把上焦的热引到下焦,温暖下肢;如:泡脚,艾灸涌泉穴。


  2、中气不足,中气由脾胃所化生,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,就会脾气不升,胃气不降,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,向上升腾以济心火,人就会因心火亢盛出现红肿热痛,心情烦躁等,同时,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,向下沉降以温肾水,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、痛经、腹泻、下肢寒冷或水肿。平时可以通过揉腹来帮助健运脾胃。


  3、湿阻中焦,火热往上走,寒湿往下沉,中焦不通,就会上焦热,下焦寒,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,堵塞道路,导致心火不降,肾水不升,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。健脾化湿,饮食上少吃水果等生冷的食物,按揉中脘穴,丰隆穴,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湿阻中焦的情况。


  霜降节气是阳气最后收敛的阶段,为冬季收藏做好准备,以抵御今年的极寒冷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