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斗指未,太阳黄经达120°。“暑”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指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,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。
大暑三候。一候腐草为萤,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,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伤飞来飞去寻找食物。二候土润溽暑,土地潮湿,天气闷热,如同蒸煮一样。三候大雨时行,大暑前后,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。
顺天而行,透邪外出。《黄帝内经》曰无厌于日……使气得泄。盛夏阳光充足,万物向上向外发散,人体寒湿之气也往外发散,皮肤腠理开泄,把寒湿阴浊之气带出体外。所以夏季是出汗的季节,不能在空调房间久呆,毛孔关闭,邪不能外出,邪气存留于骨外皮内之间,至秋咳嗽,至冬四肢厥冷。
上蒸下煮,变蒸中强壮。暑,上下两“日”,中间为“土”,火能生土。此时骄阳在上,火气在下,湿热熏蒸,人如在蒸笼之中,为身体提供了变蒸的条件,也是冬病夏治的精髓之处。小儿生长热,小儿有变蒸,俗称生长热。每一变蒸,生长发育最旺盛,身体快速成长不断地强壮。夏季小儿生机盎然,易发热,细心的家长会发现,小儿发热后,身高会增高,身体也会壮实。大自然的变蒸,自然界也有变蒸,即每年的“暑”伏天,骄阳似火,草木苍翠茂盛,生机勃勃,万物进入了鼎盛活跃期。我们身体气血如同奔腾的河流一样,也进入了新陈代谢强盛期。所有沉寒积冷,痰湿瘀滞等导致身体百脉不通的邪气都在上蒸下煮的过程中排出。身体迎来新的生机,再生的气血精津液给身体带来巨大的能量,阴阳调和,病从何来?
宜潜阳温肾。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,伏有潜伏、潜藏之意,潜藏心火至肾水,肾水得温,肝木得养,肝藏血,血脉充盈。大暑天气炎热,湿热熏蒸,若外盛内虚,易出现小腿酸沉,继之腰酸,伴有乏力,提示肾阳不足。要速补肾阳,可艾灸肾俞,关元,太溪,涌泉,温补肾阳,引火归元。脾肾阳虚的朋友,伏天晒背需注意晒背时间,要谨防中暑,引起心气阴两伤,出现汗多,气短,胸闷,若热扰心神,则会出现烦躁,失眠。
饮食推荐。伏天忌饮冰水冷食,宜喝热水,热茶;应季蔬菜瓜果均可适量食用,如:绿豆,黄瓜,苦瓜,莲藕,西瓜,薏米,冬瓜,桂圆,桃子等。
夏季宜食面食,小麦入心。杜仲莲藕排骨汤,杜仲入汤,平时有腰酸的朋友也可以尝试下,效果是非常不错的,若素食可以把排骨去掉,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素什锦,山药,胡萝卜等。原料:杜仲10克,莲藕250克,排骨250克,姜20克,大火开锅后小火熬90分钟。杜仲的功效是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这款汤可以起到补肾益气,养血补心的作用。